联文网 优秀作文 我与我妈疫情宅家的事情作文(大全)

我与我妈疫情宅家的事情作文(大全)

我与我妈疫情宅家的事情作文

我与我妈疫情宅家的事情作文1

一大早醒来还没起床,什么其他想法都没有,只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充沛在心里。我感觉,那个男人在发光。

那个男人脾性温和,包容理解他的妻子儿女,爱护尊重他的兄弟姐妹,和睦友善他的亲戚邻里。从我记事以来,无论是居家在内,还是出门在外,他都没有什么私心邪念,也没有什么不良爱好,他一直在勤勤恳恳,踏实认真的耕耘他的家庭,还有他脚下的土地。

昨天傍晚我在修理家里的树木,由于锯子太钝锯不断一枝粗十多公分的枝条,天已经快黑了,在我筋疲力尽的时候,他回家了,这个时候的他已是工作一天的人了。

看到他进门,我乐得从树上下来,跟他说上几句家常话,也顺便歇歇手脚。一切都很自然,我们说完没几句话他就开始戴个手套,爬上了一人多高的梯子。他知道那个锯子不太好用,要把我还没干完地活接着干完。一霎间,感觉那个不好用的锯子在他手里也变得很听话,我则乖乖地给他做起了下手,把他伐下来的树枝搬到门外。

晚饭的时光是惬意的,几个人聊着家常话。老妈把一天的工作情况给他边吃边说着,也聊些关于我们兄妹的话。尽管现实中,我们俩让他们很心烦,聊到我们的时候,他依然是那么理解和爱护我们的态度,对我们支持和包容,这让我感觉很打气。老妈则把她的不满倾倒出来,又想着他一天的疲惫让他多吃几口她新做的两种煎饼。最后他吃了一个半加一碗多的粥,我则笑着对他们说,我比他多吃了半个。

晚饭后围着院子散步,才发现原来100平米这么大,从这头到那头够聊好几句话了。我和老妈把当天的改造成果,一一说给他听,他也把他心里的想法说给我们。在一些有争议的地方,老妈也忍不住地发表她的意见,我好像在做个裁判,把他们的意见理出个一二。不过我这个裁判却没有秉公判案,暗中夹带了自己的私货。可我们就这样皆大欢喜的结案了。

说起了院中绿化的时候,我们正对大门和里面的两处位置,都准备种上竹子。在正对大门的那个位置,他说他喜欢青竹,绿油油的四季常青,而我却想种上慈孝竹,寓意美好,而且植株刚好也不是太大,适合庭院种植。这个时候,老妈给他助力说邻居家满院子都是青竹,精心修剪后肯定漂亮,让我不信去看看。看着他们家夫唱妇随的样子,内心窃笑,我想要的就是这个样子,当然满口答应。

那好吧,只不过要是种植青竹,要把准备种竹子的地方处理好,挖好的坑要抹上水泥再填土,要不青竹会长得满院子都是啦!

那好那好,我们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我们还要把竹子种的看起来乱乱的,不能看起来规规矩矩的不自然。只不过里面的那个位置,至于还是不是种竹子,那就随意啦!

就这样聊着,光阴不经意地流淌,一会儿就八九点,是家里该休息的时间了。这个时候,院中梨花在微风中开得最舒展,月光下白白亮亮的花朵捧着圆圆的月亮,在庭院上面,明晃晃的,亮悠悠的。

我与我妈疫情宅家的事情作文2

婆婆回内蒙一个多星期了,从1月22日到3月9日,和我们住了一个半月,因为疫情,我爸早早地在年初五就回老家了,于是我、我妈、家属和婆婆四个人开始了宅家生活。

由于我们四个都是心智正常的人,所以至始至终没有过一句争吵,甚至连一点小矛盾都没有。基本的模式是我妈做饭、搞卫生,几乎包揽所有家务;我婆婆想帮忙但她觉得自己做饭不好,所以饭后会主动洗碗(放洗碗机或手洗),以及偶尔做我们三个都不会的“和面”工作,然后和我妈一起包饺子,其他时间基本在玩手机;我和家属过年期间基本就在休息,运动,偶尔做饭,年后开始在家办公。

和中老年男性不同,两位妈妈都相当地无欲无求,比如对于没吃过的食物,无论多好吃或多一般,她们的评价都是“还可以”,我也无法从她们的表情或者行为上找到蛛丝马迹,以证明她们想表达的是喜欢,一般,还是不太好,只能听到一句“还可以”,对电影的评价也是。相比之下,我们自信心直堆脑门的爸爸们,就十分愿意让别人听到他的想法,“这个好吃!”“不好看,这都是骗人的。”“我年轻时体力也还可以的喔!”这些话,我们只能听到它们从爸爸们口中蹦出来,虽然有着过度自信、偏见甚至歧视,但对比妈妈们,他们的表达至少让我们能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当然这并不是说明他们比妈妈们优秀,而是说明,对于他们而言,生活在自己的想法被倾听和顺从的世界是一种常态,这很大程度上是从妈妈们身上掠取的,而妈妈们则一点点地失去自己的喜好和主见,主动或被动放弃做决定的权利。

这样长期下去的一个结果是,她们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少,以及想说但不知如何表达,这在我们后来玩游戏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或许我对于老人,特别是妈妈们学习有一点执念,各种因素,认为她们知道更多知识后生活会变得更充实有趣,害怕她们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怕她们和我们生活在一起觉得无聊烦闷(随迁老人和独居老人患抑郁症的比例相当高)等等。由于不能出门,婆婆一个人的时候几乎都在看手机,问她看什么只能得到“随便看看”这个回答,在我看来她呆在这儿应该觉得很无聊吧,而我妈去年在学完英文字母后,由于我一直没有找到让她感兴趣的知识,所以她也没再学什么新东西。

那几天我一直问王老师,要不要让你妈学点什么,她会不会觉得在这儿很无聊,他的回答都是问了,但她没有,而且玩手机不会无聊呀,要是无聊她也不会一直玩嘛,有一晚几乎快吵起来,好的,我自己干嘛想这么多,反正她无聊对我也没什么影响,况且这里最了解她的人都这么说了。

不过第二天他还是尝试着教婆婆地理知识。

回想起来,让我们觉得婆婆应该学点什么的想法,是在玩了“你来比划我来猜”的游戏之后。

由于我婆婆非常害羞、少话,我们过年期间玩的所有游戏,比如手机里的“你画我猜”、桌游“德国心脏病”她都不参加,或者玩几局之后因为玩得不好(比较考反应力)不玩了,所以除了看电影(有时也跟不上),我们也不知道能和她一起做什么。

后来只有我们四个人在家的时候,我提议玩“你来比划我来猜”,刚玩了一轮(90秒),婆婆就不想玩了,我们三个能感觉到她的表达能力的巨大空洞,很简单的词,想十几秒都无法说出一句话,猜的人只能一个劲儿地问,而她有时听不到,或者说话时无法和别人对视,沟通不了。

“这不好讲,过。”“不知道咋说。”“有时人们……”这是她在游戏时经常说的话。

但王老师还是硬拉着她玩下去,我们教她方法,比如先说几个字,是什么类型的词,动作、称呼、人名……说这个字的反义词,直接做动作等等,连续玩了几个晚上,进步非常明显,至少描述的话多了很多,她也愿意玩下去了。

之所以要学地理,是因为发现她对许多地方一无所知,比如我们给她描述“日本”这个词:在中国东边,很小的一个岛国,首都是东京,喜欢吃寿司……通通不知道,直到我说侵略过中国。

总之第一晚王老师就表示相当震惊,我也震惊于他对自己妈妈的一无所知。

后来我俩在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两个妈妈之间的差距这么大?我妈只读到小学二年级,虽然后来我外公有教她认字算术,但总体来说文化水平很有限,而婆婆是读到高三的,虽然当年的学校因为历史原因能学的东西不多,但文化水平应该是比我妈好不少,比如她的字就写得很漂亮。所以两个人的认知差异是在成年之后造成的,我妈看手机看新闻看非诚勿扰都会记不少东西,有些不是刻意记,但听多了总就知道了,而且她好奇心也强一点,而我婆婆好像放弃接收信息,或者说信息吸收非常有限(家属直言他一直觉得他妈天生的IQ不太好,我觉得后天因素多一些),虽然每天也是看新闻看手机,但好像什么也没看到。

而两位妈妈的共同点是非常不自信,觉得自己记性差,老了记不住东西,对很多事物也不感兴趣,这自然是一种恶性循环,我们自己也有体会,只能一点点改。

总之学习地理就这样开始,其实也算不上地理这个学科,只能说是地理常识,七大洲四大洋是什么、在哪儿,中国地图是什么样子,北京、广东、四川、内蒙、河南(主要是她老家、住了几十年和旅游过的地方)在哪儿。刚好家里有地球仪,还有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第一天王老师教了四十分钟,婆婆表示“不想学”至少五次,就这样学了十多天。

我觉得我们用的方法还是比较有效的,包括:

教她们画地图(简单的轮廓),然后默写下来;

玩线上地图小游戏,把中国的省份一个个找到填进去;

每个人(包括我俩)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国家,自己在网上搜它相关的资料,然后尽量脱稿给其他人介绍一下;

日常生活中反复复习,有时在新闻看到相关的内容,问问题让她们回答,这样她们也知道在哪些场景会看到这些知识。

最后,大部分知识她们都掌握了,最重要的是,说自己记性不好的频率少了很多。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想她们一定要学这些东西吗?不知道这些对她们的生活有影响吗?但如果非要这样想,一个人只需要很少很少的知识也能活下来,但人类并不是向这个方向走的,对于个体而言同样如此,至少最后我们问婆婆,你觉得这段时间是不是学了不少知识,她开心地说是的,并且把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带回去了。

虽然不知道她回去之后会不会继续学,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她的自信心有提高,发觉自己的记忆力、表达能力都比自己以为的好,这样的人也会开心一些吧。

这一个半月也做了很多别的事,比如看电影、电视剧,学习健身,一起跳操,爬山,这应该他们母子这十年来相处最长的一段时间,我有时想,或许正因为不知道内蒙离四川有多远,她才会在儿子去广东上大学之后,千里迢迢从四川一个人到内蒙,在哥哥的公司里做事,近年五十开始一个人生活,也是独立女性了。

前几天我问家属:"你想你妈吗?"

“哪种想?”

“想念的想。"

"……不想。"

"那你以前会想她吗?"

"也不会。"

这大概是最近最让我困惑的一件事了,明明他们感情都很好,她遇到任何重大问题的第一求助对象都是他,俩人平时也会一周一个电话。他爱她,但他就是不会“想念”她。我在想,是不是因为婆婆毫不起眼的存在,如同我问家属“你妈有什么特长”时,他一个都想不出,感觉我们爱妈妈只是因为她是妈妈,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人。

我不知道许多人在疫情以及这段宅家相处之后会改变些什么,对于家庭关系,或许好的会更好,糟的会更糟,但我想,生活或许就是一场你来比划我来猜的游戏,每个人都要去说和猜,最重要的是,在倒计时结束前,努力把自己和爱的人拉进来一块玩。

我与我妈疫情宅家的事情作文3

要不是这场疫情,我和母亲之间的疙瘩,可能一辈子都解不开。

我叫赵腾达,山西某县人,现年31岁,博士毕业两年,结婚一年,在一所市二流大学任教。

在母亲眼中,我一直是她的骄傲:打小学习优异,一鼓作气考取了985研究生,并成为村里第一个博士生。但打记事起,我就对母亲满是抱怨:大事小事扛不住,爱叨叨,性子又直又烈,自私,思想老陈古板,简直令人发指。

01
去年十一我和媳妇举办完婚礼,本打算在老家待一周的,但是第三天一早我们就"被迫"走了,尽管母亲曾不舍挽留。

媳妇头一次回老家的第一餐,就被母亲气哭了。

餐桌上七零八落地放了七八个菜,其中的三个肉菜(鸡肉,鱼肉,猪肉)都是婚宴完后我妈打包带回来的熟食,带回来都放了有三四天,但我妈一个劲催着媳妇大口吃,并说大口吃饭的媳妇将来才好生养!

媳妇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就委婉地说自己吃其他菜就好,谁料我妈在饭桌上还不忘道东家长,李家短:隔壁张大妈家的儿媳妇,头一次回来老家就帮忙干这干那的,可勤快哩……吧啦吧啦叨叨了一大堆。

饭后趁我妈拾掇碗筷的功夫,我刻意嘱咐她少说两句,她却说:"哎哟,妈这直性子,藏不住事,更藏不住话,你们担待点哈。"

末了还不忘补充一句:"可我说的是大实话……"

我愤愤地走开,忙去安慰受了委屈的媳妇,发誓除了逢年过节,能不回来就不回来,即使回来也不能带媳妇,免得她遭罪。

02
去年腊月二十八,媳妇临时起意说:"要不咱们回老家过年吧,不然年后我生完孩子一年半载更不方便回老家了。"

我想想也对,媳妇怀孕四个多月,目前走动还方便,胎也较为稳定,随即对媳妇说:"这样也好,还是我媳妇儿考虑周到。"

本来打算正月初六回城,谁知被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整整困了一个月。因为我们县里出现了两例疑似,县以下的村子都被封锁了,不让进,也不让出,村干部也天天喇叭通知居民自觉居家隔离。

就这样,我,媳妇,我妈,同一屋檐下整整待了30天。

因为自幼读书的缘故,家里的活,并没怎么干过,再者,我妈也看不上我干。

所以,我在家里的任务就是陪媳妇,刷手机,以及偶尔回应回应我妈,反驳反驳我妈。

我妈是节约了60多年的庄稼人,明知怀孕的媳妇回来,也没有去镇上给置办点新鲜菜与肉蛋奶之类的。

我们顺路带回来的水果和蔬菜很快就吃完了,但又走不了,我就顺嘴跟我妈说,得置办点吃喝了。

我妈随口就说:"李大爷家去年种了不少白菜和土豆,我们去分一些就好,家里的面粉还够吃,有菜有面的日子就挺好喽!"

说这话时,我媳妇也在一旁,但只有沉默。从媳妇的眼里,我看到了辛酸与不满,我内心也满是对媳妇的心疼与愧疚。

我把媳妇拉在一边抱住她:"等过两天,能走了我们就走……"

媳妇委屈地哭了出来……

03
第二天,我去村里唯一的小卖部买了两提牛奶和一箱饼干(想再买点别的,无奈根本没有),和媳妇开启了度日如年的拮据日子。

接下来的十来天,我和我妈几乎没怎么搭过话,她爱做啥,我们就吃啥,即使我妈偶尔问我,我也很少回应。

就这样过了十多天后,疫情逐步好转,家里陆续也会有邻居前来走一走,我妈似乎也没那么孤单了,但偶尔还会像做错事的小孩般无措。

终于熬到了正月底,我和媳妇可以回城了,匆匆和母亲告别后,我们就走了。

临走前,我妈又叨叨叨地嘱咐了很多,但我似乎一句都没听清,只是一个劲地说:"好!"媳妇也跟着应和着。

最清楚的,还是临走前我妈放得那一大挂大红鞭炮,炮声紧凑清脆。

回城后,我在背包夹层里看到一个红包,和一张纸。

打开纸张一看,是我妈的笨拙的手迹:

"儿子,儿媳,一个来月的相处,我有很多招待不好,说得不对的地方,你们别往心里去,妈一辈子没本事,没出息,由不得死节约,没能给你们提供好的条件。对不起。

妈是山里人,也不知道你们喜欢吃啥,红包里是妈的一点小心意,回去后你们看着买点好吃的,别嫌弃。"

红包里我妈装了6666元,数完后我的脸火辣辣发烫,眼泪夺眶而出……

04
小学时,别的小朋友考试得了奖都会有鸡蛋方便面吃,我没有,我觉得我妈很小气。

中学时,一起打篮球的小伙伴会有李宁牌衣服鞋子穿,我没有,我十分介意我妈来学校看我。

大学时,舍友们都有女朋友,假期还会外出旅游,我没资本,我唯有勤工俭学,消磨时间,顺便逃避回家见我妈。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我妈也不过是一位母亲,万千母亲中最平凡,而又最坚强的单身母亲。

纵然有万般不好,爱子的心却一直在……

上一篇

已经没有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