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文网 范文大全 实用文体写作(大全)

实用文体写作(大全)

实用文体写作

实用文体写作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 (2017) 14-0131-03

doi:10. 3969/j.issn.1671-5918. 2017. 14. 049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当前,应用文写作已经渗透到了生活换个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应用文写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在社会生存中急需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因而高校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能力,尤其是要紧随信息化网络时代的步伐,不断在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中运用新媒体技术与相关资源,来培养学生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积极性和提升其这方面的学习质量。目前,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还在坚持传统教学模式,而且应用文写作教学素材与各专业通用度较低。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中,高校要改变教学模式,可以实施小班授课及小组教学,并结合专业不同,提供与之对应的教学素材,当然还可以不断整合媒体资源,提升教学素材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最后必须注重情境导入,在教学中挖掘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

一、新媒体对于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一)新媒体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及转型

应用文写作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近年来,应用文写作教学备受高校重视,特别是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作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需求为之提供多样化的媒介渠道,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应用文写作教学方式的创新和转型。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可以借助于微信、博客、各类学习APP等手段来进行应用文学习,在课堂上他们还可以通过视频、影音、图片等方式来进行学习,满足了他们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总而言之,新媒体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转型和创新,这是教育现代化变革的必然结果。

(二)新媒体为教学资源整合提供了支持

新媒体具有较强的丰富性、即时性和快速性,这为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素材,有助于全面提升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第一,应用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其多取材于社会热点、新闻,而新媒体自身即是信息的传播渠道,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起大量的新闻资源,这为新媒体写作教学提供了便利和支持。第二,从应用文教学资源来看,它需要大量新鲜的内容和素材,而新媒体能够在第一时间实现这些内容的推送,通过搜索引擎可以自动匹配这些素材,更好地为应用文写作教学所服务,这在根本上提升了教学效能。因此,新媒体的存在为教学资源整合提供了支持,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当前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教学单一、封闭,影响教学质量提升

从当前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来看,传统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和封闭化,不利于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提升。大班授课是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主要形式,新媒体的渗透性明显不足,尽管不少课堂也充分运用到了新媒体教学手段,但是仅限于教学课件的使用及相关教学视频的播放,新媒体自身的信息搜索功能和传输功能并未得到最大化地开发,让应用文教学始终处于被动局面。与此同时,这种封闭性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和学习兴趣的提升,降低了应用文教学效果。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素材与各专业通用度较低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与现实应用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其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最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践。因此,应用文写作素材必须要与专业课程要求相一致。但是当前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素材与各专业通用度较低,衔接性不够紧密,无法立足于专业特点来为之设定有效的写作训练题材,很难有效服务于专业实践。总之,应用文写作教学素材与专业通用度较低这一问题,阻碍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提升,影响了专业发展和进步。

(三)应用文写作教学资源陈旧,时代特征不足

当前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资源陈旧,时代特征不够明显,是教学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当前不少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素材依旧以课本素材为主,教学内容单一化,素材的灵活性、时代性不足,更新周期较长,很难充分地与时展保持同步。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影?了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素材的整合,无法与现实应用结合起来,阻碍了应用文写作教学效能提升,影响学生应用文写作学习。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思路

(一)改变教学模式,实施小班授课及小组教学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普及,新媒体教学已成为高校的重要教学方式,虽然新媒体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很多高校为了节约教学成本,如人力资源、硬件资源,都实行大班教学,虽然像一般的公共基础课程能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但是对于应用文写作课程来说,其展现的教学效果却并不太好,因为应用文写作不仅注重理论知识传输的架构性和通俗性,也注重实践过程中的实用性与易操作性,很明显这种重视实践教学的课程如果进行大班教学,教师因为在管理中难以面面俱到,将很难掌握学生具体的写作情况。因此高校要改变应用文写作的大班教学模式,可以实施小班授课以及小组教学,这将直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尤其要注重小组教学,即在课堂上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十人以内,上课的时候他们都坐在一起,并设立组长。这种教学模式将方便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并有助于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二)?Y合专业不同,提供与之对应的教学素材

要想有效提升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就必须要结合专业不同,为之推荐相对应的教学素材,从而保证专业应用文写作训练的有效性。高校不同专业对于学生写作技能要求不同,信息技术、电子工程、数控等理科专业,经管、财务、旅游等文科专业,都需要有针对性的教材设计,从而保证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践性。因此对于这一情况,高校必须结合专业不同,对每个专业对应的岗位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在每个专业的应用文教材中补充对应的真实案例,从而让学生能掌握到更为专业性和实用性的应用文写作知识。这不但有利于学生们的专业学习,而且也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提供了某种意义上的有效服务。

(三)整合媒体资源,提升教学素材的时代性和丰富性

随着新媒体在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和其资源类型与内容发生的巨大改变,在应用文写作中对新媒体资源的使用正不断消解应用文和其它文体间的界限,让应用文内容开始具备新的时代特征。应用文是与我们日常工作、生活有着紧密关联的,一种具有固定形式的交际性和实用性文学体裁。而当前,许多网络文学作品和文章都偏于应用化,再加上某些网络流行语体的出现,都使得网络新媒体在逐步影响应用文写作范式,引领其写作潮流。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对传统的应用文写作范式进行革新,要注重运用新媒体资源,尤其要通过整合这些资源,来为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提供丰富的素材内容。例如可以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中,多借鉴新媒体资源里的微小说、电子简历、网络教学资料等资源内容形式,从而来为应用文写作提供优质的教学素材。

(四)注重情境导入,挖掘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

多数情况下,应用文写作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由于要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发生关联,因而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多补充具有实用性、现实性的教学内容材料。例如在进行应用文公文格式的讲授中,一些例文资料仅仅有正文内容,再加上多数教材内容陈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对教材做出针对性地调整,可以在海量的新媒体信息资源内容中筛选出一些公文式的热点新闻资源,来补充教材内容,然后将这些内容作为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的学习资源,只要在课堂上利用投影仪,就能将完整化、规范化的公文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为学生创设出一个非常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尤其要特别注重利用微课这一教学模式,来创设优质的教学情境。具体过程是,教师将当前备受关注的新闻内容进行公文化加工,然后录制进20分钟以内的视频里,要注意的是,视频内容应该要分解成几个知识模块,然后利用信息设备在课堂进行放映,于是一种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就被创设了出来,这样不但方便学生在课堂进行高效的观看学习,也有助于学生通过下载在课后重复学习。

结语

实用文体写作篇2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应用写作;教学;实践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重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在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中,应用写作就是一门具有鲜明的实用性、技能性,讲求“教、学、练、改”一体的实践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应用写作理论知识,而且要通过严格的、科学的训练,使学生把文体知识应用到写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掌握写作规律,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和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掌握写作技能。

一、“教”——教授文体知识,以指导写作实践

应用文是人们在处理公私事务、传递信息时使用的,具有惯用格式的实用文体。它的实用性和程式性的特点决定了在写作上格式的限制、语言的运用皆有其区别与其他文体的特点。如果不先弄清这些基本的文体知识,不费气力去研究应用文写作的基本原理就匆匆动笔,则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应用写作要以理论框架作为支撑,把握应用文写作的规律,把文体知识转化为能力,为写作实践服务。现即从应用文最显著的程式性及语言的事务性的特点为例体现文体知识的重要性。

1.文章格式符合程式性的要求

格式的程式性是应用文写作的主要特征之一。程式性包括规范格式与惯用格式,规范格式就是指法定固化的格式,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一些必备要素及其书写位置,不能随意改变,也不允许遗漏,通常用于法定公文的写作;惯用格式是指在写作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格式,相对比较简单,一般包括标题、正文、落款和日期等几部分,常见于事务文体和其他应用文体的写作。应用文格式教学能使学生掌握应用文格式的构成要素及其正确的书写位置,从根本上改变因对应用写作时格式的不了解而出现的混乱无序的状况,从而能写出符合不同应用文文体需求的格式来。

2.文章语言符合准确、周密、平实的事务语体的要求

语言是组成文章的最基本的材料。学生们经过了长达12年的中、小学语文课教学,大量接触的是散文、小说、诗歌等文艺性语体。对应用文的事务语体陌生甚至不曾在意过。要改变他们的行文习惯,让他们逐步熟悉并懂得使用事务语体是写好应用文的关键也是应用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首先,讲清两种语体的特点及区别。要让学生清楚应用文的写作目的是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决定了其行文要客观、准确、明明白白。表意清晰、文风平实是应用文的特点,要引导学生摒弃长期引以为傲的生动、形象、感人的文笔而追求言止意尽、言简意赅的平实的表达效果。

其次,要鼓励学生积累应用文常用专门词语。这些词语中许多是文言词,不仅表意简练、而且文风典雅、庄重,有的还能体现应用文的行文特点。例如一个“拟”字在公文“请示”中的应用:“我们拟筹建教学大楼一幢”就比“我们要(将)筹建教学大楼一幢”在语气和态度上更能显示对上级机关的尊重,避免了先斩后奏之嫌,体现了上行文的文体特点。

二、“学”——学习范文,在分析、借鉴中得到提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应用文的理论知识在典范的例文中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通过大量的例文的阅读、分析,能给写作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对例文的选择,一是注意时间较为接近的,二是不仅选择范例,还要选择病例,以保证阅读、分析的针对性和可比性。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比照理论知识对这些例文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熟悉其格式构成,领悟各类文种的写作思路,语言表达特色,弄清例文规范或病误的道理,为仿写打基础。仿写是学习应用文写作起始阶段的重要途径,通过反复练习,使写作技巧达到稳步提高。例文的借鉴作用在于:

1.参照例文,对内容模块及结构模式进行套写

应用写作的结构安排一般比较固定,即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但学生初学时总有不知从何下笔的感觉。以常见的“总结”这一文种为例,学生在结构安排上往往是颠来倒去,相互交叉,条理混乱。在讲清内容模块和结构模式后,让学生参照例文写法,即开头写基本情况,接下来写主要成绩和经验教训,最后写今后努力方向,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又如“批复”与“答复函”的开头一样,模式比较固定,即都必须先引叙来文或来函的标题、日期和发文字号,作为批复或答复的依据,从而引到答复性的文字,进行表态,最后结尾。参照例文进行套写,使得模拟训练直观易学,效果好。

2.利于掌握应用文的语体

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类别文章的表达需要而形成的语言体系。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体,相同的文体中的不同文种,语体也是不同的。文章的语体类型很多,如有科学语体、法律语体、事务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乃至网络语体等。公文、事务文书多用书事务语体,其特点是具有务实性、简要性、严谨性、规范性等,与文艺语体的形象性、生动性、抒情性截然不同。语体的运用是应用文写作的一个难点。学生在进行应用文模拟写作时,往往用文艺语体替代事务语体。常见的错误情况有:不能用议论性或说明性的语言写应用文。如用商洽语气写通告,破坏了公文应有的庄重性、严肃性;语体风格混乱,时而用议论性语体,时而用叙述性或描写性语体,读来别扭。如写总结,有的学生在主体部分多半用华丽的辞藻,抒情的笔调,象是写散文,不象写总结。所以,应让学生多读例文,掌握语感,体味、揣摩不同的语言格调和特点,把握不同语言风格的区别,慢慢进入状态,找到感觉,写出合体的文章。  3.对病文进行分析评改,从反面提高防范能力

优秀例文可以帮助我们开拓思路,掌握技法,病文则可以让我们从错误中总结经验。病文是指瑕疵文案,有的是教材提供的,有的则是学生作业中发现的,其错误类型多种多样,有格式上的失范现象,如标题的构成部分位置颠倒、标题过于冗长,事由罗嗦、发文字号格式错误等;还有正文内容表达上的病误,如文种错误、主旨不明确、用语欠贴切等等。病文评改的方法有互改、自改、共改等,目的就是通过对病文的评析、修改,使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引以为戒,从而提高防范能力。

三、“练”——一文一练, 提倡“口、手、脑”并用,在实践中落实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改变传统的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做到“口、脑、手”并用,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多种感官互动的状态下接受知识,提高写作技能。若由老师一个人滔滔不绝地唱独角戏,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难免出现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实效差,这不能说是达到教学目的。

1.“勤于开口”

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的习惯,比如,让他们开口朗读典范的例文,可以冲击固有的语言表达模式,培养应用文的语感;或就一个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讨论,以“口动”带动“脑动”,以思维促进语言,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当然,也可以请几个学生站起来一起“口说”正文的某一部分内容,集思广益,提高成文能力。

2.“善于用脑”

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通过案例写作、病文评改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一个题材,有哪些文种可供选择,对材料应如何取舍,结构应怎么安排等等。总之,面对具体的写作问题,教师如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能够收到显著的功效的。

3.“乐于动手”

仅限于动口、动脑而不动手进行训练,对写作技能的真正提高成效有限。所以要倡导学生“乐于动手”,只有下笔成文,才能发现成败之所在,达到训练目的。要使学生乐于动手,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写作训练模式要多样化,即除了套写外,还有续写、改写,乃至于一题多写或同题异写(即一个题材多种写法的写作和写成若干个文种)、整理课堂讨论结果的写作等等。二注重情景写作,对常用应用文体做到每文必练。尽量使材料真实,特别注重把文体写作同高职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如实践课计划(安排)、实训总结(体会)、XX企业营销策划书、XX商品市场预测(调查)报告及根据自身情况撰写的求职信等。如此把应用写作教学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使应用写作服务专业学习、促进专业学习,增强了学生写作的严肃性和现实感,大大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进一步体现了应用文写作实用性的特点。三是要有一定的鼓励性措施。如可以经常在课堂上调板,把调板写作与评改情况优劣与成绩挂钩;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并予以反馈;对学生的进步多肯定,错误不轻易否定等等。

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应注意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一味拔高,搞一刀切,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徒增学生的畏难情绪,弄巧成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实用文种采取分步进行的做法,先易后难,逐步提高。如对难度较大文种的写作,可不作硬性要求。以计划的写作为例,因其种类不同,写法也各不相同。对一个尚未走出校门的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社会是陌生的,不可能写出内容复杂的大型计划。所以可以要求学生先从个人计划、班级计划等小计划入手,且把内容定在学习、工作等学生熟悉某个方面,训练起来容易成文。

公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怕麻烦,不怕吃苦,多读、多写、多思考、多实践,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四、“改”——以改促练,以改促教

习作的修改是让学生不仅知其“不然”更是知其“所以不然”的重要环节。只有让学生懂得错在哪、为何错了,才能避免在同类型文体写作中犯同样的错误,真正达到举一反三切实掌握应用文规范写作的目的。

由于应用文写作的规范化及格式的程式化的要求,教师们在批改完习作后多采用集中讲评方式把习作中有代表性和较普遍的问题作为讲评的主要内容。然而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其进行写作实践后的体会和感受往往更直接体现应用文教学的成效。因此教师可安排学生互改互评;也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习作让学生共同评改;还可以安排一些学生讲述自身的写作体会,使其他学生获得更切实的借鉴。学生从“听”变成“评”,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而大大提高了修改这一环节的成效性。

学生对自身习作修改和评点是对自己写作实践的归纳和总结,更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反馈。从中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是否把问题讲透?是否讲得过于抽象了?能引起我们的反思,有助于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实现以改促教、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种常用的应用文文体通过讲、学、练、改四个环节,让学生多次接触,强化了他们对文体格式、结构、内容、语言的全面掌握。基本能写出格式规范、表达得体的应用文文种。由于在教学中的精讲多练,一学期学到的应用文文种是有限的,但教学效果却是实实在在的。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切实掌握若干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让他们从中了解应用文的特点,知道学习应用文的重点和难点,为他们今后在工作中对应用文的写作、提高提供一把能举一反三的自学的钥匙。

实用文体写作篇3

一、目前我国高中写作教学在创新上所存在的问题

1.在教学中重文体、轻风格。目前在很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主攻方向,表现在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非常注重写作文体,在写作文体的选择上更多是为了迎合高中大大小小的考试。虽然在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也提出了创新的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谓的创新也只是找出更符合考试要求、可以拿高分的写作文体,而忽视了写作本身的创新性。

2.课堂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目前在很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都存在当堂作文这种教育模式,其实质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可是在实践中却变成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实际上就是在训练考试中的作文能力,而不是真正的写作。同时老师往往仅仅是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话题,然后就是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重视结果,即看大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底可以完成多少,或者说在一个学期可以完成多少。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写作的质量,也无法实现写作教育上的创新。

二、新时期下高中作文写作教育的创新要求

目前我国在教育改革上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标准,这种标准体现在高中语文写作的创新要求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写作内容要求自由表达。教育改革中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认识到社会认同和自由表达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在写作方面不会一味地照搬照抄老师的观念和写作要求,而在语文写作过程中真正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在文章中体现出真性情、真体验和真感受,这才是写作的真实目的所在。要明确写作目的在于情感上的抒发和心灵上的抒发,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应试教育。

2.读写关系要求与自然融合。写作不是一种可以闭门造车的活动,而是必须将写作跟实际的生活相结合,更通俗点说是必须在自然中寻求写作的灵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读跟写之间的关系,要明确新的课程标准下对写作理念的全新认识和构建。

3.写作目的要求从工具理性走向人文理性。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使用“表达与交流”这一表述方式,就是力求从以人为本的高度,从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高度,来认识这方面的语文课程内容,以彰显写作的人文特征。将写作视为一种生命状态,是一个人的自然状态、社会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统一体。

三、新课标下高中作文写作体现创新性的具体措施

1.实现以写为本,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我们知道,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仍然处于“以读促写”阶段,是以阅读为本位、以写作为附庸的格局。我们必须从语文教材的改革入手,加大作文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做出科学合理的编排,从而给师生提供教与学的依据;或者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真正确立写作和写作教学的本体地位,从而形成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高中作文写作教学新格局。

2.牢固树立大作文教学观,建立开放的、活泼的写作训练体系。首先,作文教学必须突破封闭格局,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的怀抱和社会生活的洪流之中,使学生懂得作文必须有感而发,只有不断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实现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其次,要注重从阅读及视听媒体中汲取营养,特别是电视、电脑进入千家万户,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教师应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以自能作文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高中作文教学就是为了学生自己能写作文,因此,优化作文课堂教学结构,必须以学生自己能写作文为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尽可能地使作文教学过程与作文过程接近,使训练过程与实用过程一致。作文教学的流程,可以概括为这样七步:开源导流,理论指导,范文引路,写作实践,反复修改,专题讲评,自我总结。

返回顶部